时维三月、序属阳春。在这春和景明的美好时刻,我校迎来了铜陵一中同根同源的“兄弟”学校——国立十六中原址传承校重庆永川北山中学校的尊贵客人,他们是党委书记张锡昌,校长谭周杰,副书记郭小龙,副校长屈英南,办公室主任伍俐频,信息中心主任刘钦波,后勤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强等。铜陵一中校领导及部分处室负责人陪同交流。
两校领导教师见面后倍感亲切,大家有聊不完的家常往事,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追忆岁月的河流从1938年的重庆永川缓缓穿越至今,铜陵一中与北山中学已共同走过了辉煌的85载,虽机构、体制几经变革,但始终不变的是代代相传的“国立十六中”精神。
在参观校园广场、操场文化墙、心理健康中心、校史馆、文博角、美育中心及长江路、和悦洲校园旧址等过程中,北山中学一行纷纷感慨铜陵一中传承“弦歌永不辍,蔚为邦国光”的教育立国、文化传承的坚韧与执着的情怀,更为学校的长足发展感到欣喜!
汪小平在交流中谈到,8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铜陵一中人不忘北山初心,始终承载着有识之士的强国之梦,始终坚守着办学者的教育理想。从“弦歌永不辍,蔚为邦国光——以人为本,课比天大——做有温度的教育,办有魅力的学校”办学理念的传承发展中,始终以炽热的情怀,坚韧的信念和渊博的学识,在这片热土上奉献着青春和智慧,创造了一个个骄人的办学业绩。从创立初期全国屈指可数的国立中学到安徽省首批省重点中学、首批省示范高中、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中华传统文化教学基地等。未来,铜陵一中将分别从“理想、生命、理性”、“课程、教师、文化”的视角进一步诠释“温度教育”和“魅力学校”的内涵。
张锡昌表示,1938年抗战爆发,很多学生和老师迁到西南大后方,成立了国立中学,其中国立十六中选址永川北山!1945年抗战胜利,国立十六中教导主任夏赓英率领一百多名师生回到安徽铜陵大通,成为了如今的铜陵一中!同根同源,分外亲切!本是一家人,同唱一首歌!《北山之歌》唤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红色记忆!今天走进铜陵一中,有温暖,有感动,有启发,有收获!
双方校领导约定未来两校间多走动、多交流,共同将《北山之歌》所诠释的爱国精神和历史使命在两校师生中代代传承。
双方在交流中互换了纪念品和珍贵校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