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
校歌里的红色记忆——铜陵一中举办第28期业余党校专题讲座

传承红色基因,唱响时代强音。5月12日下午,铜陵一中行政楼阶梯教室回荡着激情澎湃的《北山之歌》,我校第28期业余党校“校歌里的红色记忆”专题讲座在此隆重举行。办公室主任林梅担任主讲,带领全体学员在校歌声中开启了一场穿越八十七载的精神寻根之旅。

 

 

讲座以沉浸式体验拉开序幕。当《北山之歌》的旋律响起,阶梯教室多媒体屏幕上同步呈现镌刻在校园各处的歌词石刻。林梅主任从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的历史坐标切入,通过珍贵的历史影像和档案资料,生动还原了1938年抗战烽火中铜陵一中前身“国立十六中学”的创校场景。四迁校址、四易校名的办学历程,让学员们深切感受到“弦歌永不辍”背后教育报国的坚定信念。

 

讲座中,林梅主任逐句剖析歌词深意。当讲到“大仇未报寇未灭,志士无颜归故乡”时,大屏幕上同步出现抗战时期青年学子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的历史照片;解析“蔚为邦国光”时,展出了建校以来培养的杰出校友名录。这种“歌词+文物+故事”的三维解读,让泛黄的校史在新时代焕发出夺目光彩。

 

 

讲座特别提炼出《北山之歌》蕴藏的三大精神谱系:从“收复我国疆”中淬炼的爱国精神,从“弦歌永不辍”中彰显的坚韧品格,从“蔚为邦国光”中凝聚的团结力量。林梅主任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向学员们发出时代之问:“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新时代,青年学子该如何传承发扬抗战精神?”这一发问引发学员们的深思。这不仅是一堂校史课,更是一次精神洗礼。讲座尾声,全体学员起立齐唱校歌,将抗战烽火中的铮铮誓言转化为新时代的青春强音。

 

本次专题讲座创新党史教育形式,通过深挖校歌中的红色密码,让爱国主义教育可触可感。正如林梅主任在总结时所言:“当校歌穿越时空与新时代青年对话,我们传承的不仅是旋律,更是融入血脉的精神基因。”铜陵一中将持续开展“红色校史”系列教育活动,让革命传统在校园绽放时代光芒。

供稿:吴宗飞 审核:左贞 终审:方联胜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