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陶钰,现就读于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专业;徐睿,现就读于厦门大学法学院;汪一杭,现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涉外法商人才培养实验班;叶越,现就读于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几位24届文辅的学长总结了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几门学科的备考经验,期望能够为学弟学妹们在备考期间提供有益的指导。
01
英语:点面结合,重点突出
——陶钰
1.广撒网——整卷练习
在高三最后的冲刺阶段,按照考试标准进行的整卷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建议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整卷练习,评估自己的水平,让自己适应考试环境,找出自己现阶段的不足之处,在后期训练中进行针对性改进与完善。
2.精雕琢——针对突破
通过整卷练习及平时的模拟考试,同学们必定能够发现自己的弱势题型,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逐个击破,最终一网打尽。
(1)听力
提前读题:在试音部分以及在报题目介绍时,可以快速将问题及选项浏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若时间充足,可以对问题及其对应选项进行猜测,思考问题情境大概是什么样的。
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听力题目中易出现各种细节考察题;同时,由于考场环境可能出现杂音,影响听力中信息的传递。这就需要同学们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圈画关键词:在读题时,可以将有关时间、地点等细节信息的关键词圈出,起到提醒自己注意的作用。
熟悉口音:无论是英式发音还是美式发音,在平时进行听力训练时都要培养自己的敏感度和熟练度。
(2)阅读理解
带着问题读文章:先将文章后的题目及选项内容通读一遍,再去看文章本体时便可直接奔着答案去找关键句,可有效提升做题速度。
下划线注明关键句:在找到能够指明答案出处的关键句后,及时用下划线标出,还可标出题号。这样一来,能够让自己确认自己所得出的答案有理有据,节约后续检查时间。
(3)七选五
对应关系要注意。仔细挖掘选项与上下文之间的对应关系,不能仅凭句意进行直接判断。
(4)完形填空
固定搭配多积累:在完形填空中,经常出现词组或单词之间的固定搭配的考察类型,需要同学们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多积累多记忆。
上下文提示别忽略:由于文章的完整连贯性,在完形填空中会出现上文中出现的单词即为下面几空的提示此类的情况。此时不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主观填写,而是应联系文章整体进行作答。
(5)语法填空
语法知识要扎实:对于应该掌握的基础语法知识一定要巩固,这样才能在复杂句分析中不乱阵脚。
常见设坑绕道走:在平时练习时,同学们一定遇到过各种易错点,此时需要做的就是在考试时拉紧脑中的弦,在发现曾经错过的类似题型时让那根弦发出有力的警报声,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摔好几次跟头。
(6)作文
底层逻辑要清楚:在脑中应搭建起每一种作文类型写作的基础框架,以不变应万变。
优秀句型多积累:平时在教辅、试卷中的阅读理解等地方看到可应用于自己作文中的句型,及时将其记录下来,并在后续写作中多多应用,使其完全被自己吸收。
精雕细琢多修改:在练习写作时,可以将自己写好的作文多修改几遍,审视自己作文中仍存在的问题,多反思多复盘,不断提升写作的熟练度。
02
历史:不是玄学是科学
——徐睿
历史作为典型的文科,总是给人一种学了又好像没学的玄妙感觉。但人文科学毕竟也是科学,作为应试还是有一些技巧可言。下面我将以题型为纲进行展开。
1、选择题部分:正反并用与两个观念
历史的选择题往往正选和排除并用,首先运用基础知识将明显时空错位、不合史实的选项排除(尤其要注意近代史特别是1921年之后的精细时间点和各种限定,如“开始”“初步形成”“基本形成”等),然后就要仔细比对题干信息,到这个部分总是很容易只剩下了两个选项却选择了错误的那个,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同学们树立两个观念:一是要发掘选项背后的历史因素、时代背景,而历史表面现象往往作为答案的可能较低;二是要十分注意意识形态的问题。这样许多选择题难题便会迎刃而解。
2、简答题部分:答案尽在材料中
简答题近年来越来越呈现灵活的趋势,从小切口考察大历史。材料给出的信息闻所未闻,自然我们也只能从两个方面去组织答案:一是有关的最基础的历史知识(通过时空信息,关键人物定位,如出现李鸿章则可以联想民族危机、半殖半封,救亡图存、洋务运动,近代化,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等);二就只能是材料,每一句话都要按照学科术语提炼要点,努力跟答案擦边,同时不能忘记引子和摘录的出处,这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
3、论述题部分:先成“述”再求“论”
论述题经常给人一种无从下笔之感,但其实作为高中生,只要掌握好“述”就足以取得一个不错的分数。首先是论题,要言之有物,能把握住一两个要素即可,如“西安事变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有重大意义”“新航路对白银货币化进程至关重要”。论述题无非是两种:一是围绕一个事件展开,那就叙述清楚背景、经过、结果和影响等历史因素,在语句之中穿插几句与材料有关的话使之“结合材料”,多加一些逻辑关联词如“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等赋予其“论”的观感即可,二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那就先用一两句话综述一下这个主题,再展开成两三个部分叙述,如救亡图存就可以分成地主阶级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的。最后要注意一下论述题的格式,清楚标注出论题,论述,结论,首尾圆和。
03
政治:建构体系,规律复习
——叶越
政治学科在政史地中可能是体系性最强的一门学科。在高三的紧张复习时间下,科学复习需要构建起清晰的知识点体系。接下来我将从怎样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如何规划自己的复习时间两个方面展开。
1. 形成体系化思维,构建思维框架
高中政治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大量的背书,但在重视记忆性知识之前,我们需要对每一本教材进行知识框架的梳理。这个过程十分重要,尽管教辅资料可能有思维导图等辅学方式,我依然强烈建议同学们自己归纳知识要点。
之所以强调体系,是因为后期的刷题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答案要点“没有想到”、“在课本上找不到对应的语句”。而事实上现在命题的趋势是将知识点考察限定在某一章节甚至某一小节,在面对“用......的知识回答”的题型时,往往需要我们定位到书本中具体的一两页。只有考试前对知识点做好了归纳总结才能不漏点、不错答。
然而,仅依靠课本原文依然难以取得高分。接下来,我们谈论怎样填充知识框架。考试中无论是选择还是填空题都是由材料驱动的,因此我们的答案一定要与材料相对应。在刷题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相同类型的题目材料虽然变化,但其中的“关键词”往往是不变的。所以,我们总结题目的本质是总结关键词。建议同学们在做完题目后将答案要点和材料内容一一对应,并记录关键词,这样可以使刷题效果明显提高。
2. 合理规划,保持节奏
高三复习阶段的压力极大,政治作为一门记忆要求较高的科目却难以被分配到较多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合理规划自己有限的背书时间。
常常有同学苦恼于背诵的知识点容易忘记,这实质上是因为没有规律的学习节奏。有的同学习惯于考前突击,习惯于没有规划地背书,这对于政治考试来说十分不利。我们可以接受思维难度较高的题目失分,但记忆性的知识丢分是不能被允许的。
我建议同学们利用好碎片时间,可以在每天晚上制定好明天要背诵的范围,不一定要求自己在一个持续的时间段完成任务,而是将其拆解为多个部分,在午休、课间、自习前后和往返学校的碎片时间中完成记忆任务。
04
语文:勤读多练,重视积累
——汪一杭
1.锻炼阅读速度和信息整合能力
(主要针对于小阅读和语言文字运用)
方法:学会找关键词句
示例:小阅读中有的时候会采用说明文等条理清晰的文章,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文章句首或句尾的总结性的语句来归纳文章主旨。同时,在语言文字运用中,总结性、关键性的词句可以为我们补充上下文提供提示。
2.重视积累(主要针对于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阅读和作文)
(1)积累一些成语故事和典故
示例:在语言文字运用和古文诗歌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成语填空和对用典手法进行分析。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龙文鞭影》,里面有很多古代文学常识和典故,大家可以阅读一下,并且有意识地运用在作文里。
(2)每天阅读古文
示例:古文的阅读能力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大家可以购买《史记》、《资治通鉴》等出题时的高频引用的古代典籍,每天阅读一到两篇,自己从头到尾进行翻译,来锻炼古文阅读能力。
3.注重复盘
方法:养成每次考试后给老师检查答题卡的习惯
示例:像作文这种极易拉分的部分,我们往往因为自己的写作习惯无法很好地把握老师的阅卷喜好,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寻求老师的意见,对自己的答案进行针对性修改。
05
地理:审题为先,善于求巧
1.重视审题,圈画关键
在解答地理题目时,首先要重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和考查点。关注题干中的关键词,如“分析”、“说明”、“简述”、“指出”等,这些词汇往往决定了答题的篇幅和深度。在读题过程中,用笔圈画出这些关键词,有助于在答题时快速定位相关信息,避免遗漏或误解题目要求。圈画关键词后,尝试将这些关键词与课本中的知识点建立联系,形成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
2.巩固基础,培养思维
地理学习的基础在于对课本中核心概念的掌握,如气候类型、地形分布、洋流分布等。通过反复阅读和记忆,确保这些基础知识牢固掌握。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尝试构建知识框架,将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这有助于在解题时快速定位和应用相关知识。
地理学习不仅要求记忆知识点,更要求培养分析地理因素的思维方法。例如,人文地理分析可以从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土地价格等多个因素出发,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要摒弃先入为主的思维,关注新情景中的细微差异,以材料信息为唯一依据进行解题。尝试站在出题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题目设置的意图和考查点,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题目并给出准确的答案。
3.规范答题,善于讨巧
在答题时,要模仿标准答案的语言和结构,使用规范的地理术语进行表述。避免使用口语化或模糊不清的表述方式,确保答案准确、清晰。在答题过程中,尝试建立“材料关键词→答题术语”的快速反应模型。即当看到材料中的某个关键词时,能够迅速联想到相应的答题术语和表述方式,提高答题效率。
在答题时,要善于运用一些讨巧的方法来提高答题质量,例如将关键字词放在答案要点前面。要注意排版整洁、字迹清晰等细节问题,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印象。
总结:
学长姐的建议是在大量练习之后总结得出的一些共性方法,希望各位同学能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归纳适合自身的复习方案。
最后,祝愿各位同学高考顺利!
预祝2025安徽高考
铜陵一中,马到成功!
排版 | 叶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