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校园新闻
市一中创办“桂山书院大讲堂
【文章来源:】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4-03-03 12:00:00】 【点击率:6309】

                                    延续300年历史文脉,整合校园文化资源
                                             市一中创办“桂山书院大讲堂” 
  
  《铜都晨刊》讯    2月26日,市一中“桂山书院大讲堂”首次开讲,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国家“青年千人计划”获得者熊伟为全体高一年级学生演讲“神经科学与百年诺贝尔奖”,该校师生美美地享受到了一次科学文化盛宴。
  命名 “桂山书院”,彰显300年文脉
  市一中从何而来“桂山书院”?缘何开设“桂山书院大讲堂”?
  熟悉该校历史的读者都知道,市一中创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原名“国立第十六中学”,校址在重庆市永川区。日本投降以后,1946年迁来铜陵大通,更名为省立铜陵中学。1955年又从大通迁到铜官山,2002年初中、高中分离办学,又从市十五中现址迁出。
  “国立第十六中学”迁来铜陵以后,原址办起了重庆市永川中学。后来市一中与重庆市永川中学结成兄弟学校,友好往来不断。从兄弟学校得知,原来“国立第十六中学”之前有着久远的历史,前身可追溯到1719年清朝康熙年间创办的“桂山书院”。这个书院在研究和传播传统文化、开展学术文化交流方面起到过积极作用,培养了不少人才。适应时代发展,这家书院在清朝末年的1900年改为达用学堂,是近代史上最早的新式学堂。
  市一中开设“桂山书院大讲堂”,就是延续300年文脉,适应新的时代发展,为未来社会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筹建桂花园、状元园、金牌园、院士园
  市一中教育资源丰富,学子遍布海内外。2013年底,该校提出文化立校、立德树人的学校文化建设新思路,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延续300年文脉的传统文化,把学校办得更有特色。
  据悉,历史上的桂山书院原址有大量的桂花树和香樟树,市一中将继承这种文化传统,将在校园新建一个桂花园,请在校学子和历届知名校友种植桂花。桂花园初步选定在校门内,这里现在是一个长约100米、宽20米的绿化带。与此同时,学校筹划建设状元园、金牌园、院士园,该校曾经涌现出5名全省文理科“状元”,涌现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级学科竞赛金牌,涌现出2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状元园、金牌园、院士园初步选址在实验教学部楼前的绿化带。这样做,是让学生们感觉到,学校厚重的历史、浓厚的校园文化,让他们刻苦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中华梦而努力学习。
  “大讲堂”内容挂网随时分享
  说到“桂山书院大讲堂”第一次延请到熊伟教授,方联胜副书记说,熊伟教授是铜陵人,也是该校知名校友,是国家“青年千人计划”获得者,现在在中国科大当教授。经联系,熊教授非常乐意开启“大讲堂”第一课。
  面对处在高中阶段的学弟学妹,熊伟教授首先从诺贝尔奖这个话题讲起,带领大家领略了生命科学领域风光,享受这个领域科学家们的故事。他还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述自己是怎样选定这个专业,怎样走进生命科学领域。在互动环节,熊伟教授回答了多位同学的提问。有同学就当天演讲主题发问:熊伟教授有没有信心将来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熊伟教授说:“我对自己的信心不如对同学们的信心大,我觉得你们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性大得多。”
  高一(2)班朱正尧同学说,这次讲座很有意思,也很能抓住我们同学们的兴趣,把我们的眼光引领到广袤的生命科学领域。夏雨荷同学说, “大讲堂”活动可以培养我们对于科学的兴趣,让我们对于大学生活有着更多的了解,希望这样的活动一直开展下去。
  方联胜副书记说,“桂山书院大讲堂”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传播知识文化,还要讲人生、讲理想,给学生们更多的启示和指引。下一位前来开讲的人选已在联系之中,准备安排在春暖花开时节。
  他说,“桂山书院大讲堂”面向全校学生,但是限于现状,目前学校最大的报告厅只能容纳700座位,但是学校对于每次活动都安排全程录像,然后将全部内容挂到校园网,让全体学生尽情分享。

  (记者  许克锡  2014年3月3日《铜都晨刊》C4版)
 

铜陵一中 版权所有 | 皖ICP备05012976号-1 | 皖公网安备34070202000239号 | 地址: 铜陵市学院路601号 | 电话: 0562-2808369 |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